2025/11/04

短影音在台灣已成為主流內容形式,台灣流行的主要平台包括 TikTok、Instagram 、YouTube、Facebook。 在 AI 工具日益成熟的情境下,創作者/品牌可利用 AI 協助腳本、動畫、剪輯、特效等流程,提升效率。
短影音通常指長度約 15 至 60 秒 的影片形式。它以簡潔、有趣且強烈吸睛的方式呈現內容,能在短時間內抓住觀眾注意力。對於平均專注力僅約 8 秒的現代人而言,短影音已成為快速獲取資訊與知識的重要媒介。
短影音具備以下幾個核心特點:
現代人平均註意力縮短至約 8 秒。短影音正好符合「碎片化時間」的使用習慣。例如等車、吃飯、睡前滑手機,都是觀看短影片的高峰時段。
像 TikTok、YouTube Shorts 這類平台會根據觀看行為(停留、按讚、留言、分享)不斷優化推薦。只要影片有「高完播率」,就可能在數小時內爆量觸及數萬人。
短影音不像長影片需要大量拍攝與剪輯設備。只要構想好一個「情境」「反轉」「金句」「搞笑點」,就能快速上架。→ 人人都能成為創作者。
TikTok 帶起風潮後,Meta(IG、FB) 與 YouTube 全部加入短影音功能。平台演算法會主動推短影片,提高觸及率。這讓短影音成為品牌曝光的重要工具。
短影音不像電視廣告那樣完美,而是追求「真實、共感、生活化」。→ 觀眾更容易相信、願意互動。
短影音依內容與目的不同,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
IG Reels、FB Reels、YouTube Shorts 與 TikTok 是目前台灣最受歡迎的四大短影音平台。
全球最受歡迎的短影音平台之一,以娛樂性強、創意和病毒式傳播為特色,吸引年輕用戶,適合發布挑戰、舞蹈等內容。
在 Instagram 平台上推出,保有社群特性,適合分享日常生活、美妝、旅遊等視覺效果強的內容。
擁有廣大的用戶基礎,適合推廣知識型內容、開箱、評論等,適合已在 YouTube 有粉絲基礎的創作者拓展影響。
在 Facebook 平台上推出,中年族群為主。
Instagram Reels 是 Meta 生態系中專為創意短影片打造的舞台,融合了貼文、限時動態與訊息分享等功能,讓用戶能在同一平台內完成拍攝、互動與擴散。其主要使用者為 18~45 歲之間的年輕族群,尤其受到注重視覺美感與生活風格的創作者青睞。不論是時尚、美妝還是旅遊內容,都是品牌展現美學與個人風格的重要場域。藉由社群的高互動特性,品牌故事 能在短時間內被廣泛傳遞。
Facebook Reels 與 IG Reels 雖同屬 Meta 家族,但用戶結構與內容取向大不相同。在 Facebook 上,觀眾多以家庭導向與中高年層為主,影片主題偏向日常分享、親子互動、料理教學與地方資訊等。憑藉 Facebook 的強大社群連結與廣告系統,Reels 成為品牌觸及特定族群、推廣商品與服務的關鍵工具。它不僅是影音平台,更是一個能讓內容自然傳播的社群生態圈。
YouTube Shorts 借助 YouTube 本身龐大的流量與全球知名度,快速成為創作者發表短影片的主要陣地。平台內容包羅萬象——從教學、娛樂、知識型影片到開箱與評論應有盡有。使用者年齡層橫跨 18~40 歲,觀眾基礎穩定且黏著度高。Shorts 最大的特色在於能與長影片無縫串聯,創作者可利用短片吸引注意,再導向完整內容,形成持續循環的內容鏈。對品牌而言,這種結合有助於提升曝光率與觀眾忠誠度。
TikTok 是引領全球短影音潮流的重要平台,以操作簡單的拍攝與剪輯工具、智能化推薦系統以及充滿活力的年輕化內容聞名。平台的核心用戶主要是 Z 世代(16~24 歲),這群年輕人不僅喜歡觀看,也積極參與內容創作與互動。因此,TikTok 不只是娛樂場所,更已成為年輕族群文化聚集的中心,以及品牌行銷和影響力擴展的關鍵舞台。
| 平台 | 受眾與內容傾向 | 優勢 | 注意事項 | 
|---|---|---|---|
| TikTok | 娛樂性強、潮流、挑戰、搞笑影片較多 | 演算法強、推薦機制較「平等」,少粉也可被推播、爆紅機率高 | 轉換到品牌/產品需強化行動呼籲;競爭激烈,前三秒抓注意 | 
| Instagram Reels | 年輕族群;美學/生活/旅遊/時尚調性 | 有 IG 本體與粉絲基礎者可延伸;視覺調性佳 | 需維持品牌視覺質感;爆款性通常不如 TikTok | 
| Facebook Reels | 中年族群;生活化內容、社群互動強 | 原生社群分享強;對熟齡與既有粉絲有利 | 年輕族群可能偏好他平台;需兼顧互動而非只追流量 | 
| YouTube Shorts | 年齡層廣;知識、教學、開箱等多元 | 可與長影片串聯導流;搜尋導向、內容庫價值高 | 短片策略與專門短影音平台不同;需注意長度、標題、封面 | 
在 AI 時代,短影音的製作方式正快速被改寫,傳統需要繁瑣拍攝與剪輯的流程,現在可以透過 AI 工具大幅簡化。
對於短影音來說,持續穩定的更新頻率非常關鍵,這直接影響粉絲的留存率與演算法的推薦效果,最起碼要做到周更兩篇。所以經常會面臨靈感枯竭的問題,可以使用 AI 來進行靈感找尋。 例如: 向 GPT 提問「我是一個搞笑博主,幫我想十個無厘頭的段子。」

AI 可以協助產生影片腳本 ,省下大量構思時間。 例如: 接著上面的對話,繼續對 GPT 說:「幫我寫一個豐富的腳本,可以直接使用。」GPT 就會生成完整的腳本。
AI 已經可以通過文字生成視頻,常見的模型有:sora、kling、Dreamina、seedance 等。可以直接向模型對話,將 GPT 寫的腳本分鏡頭寫入,讓 AI 生成多段分鏡頭素材。
AI 可以自動生成語音旁白或背景音樂,模仿真人聲。常見模型有:ElevenLabs、Murf 等。可透過文字轉語音,快速完成多語版本與背景音效。
AI 剪輯工具可自動整理素材、添加字幕、特效與轉場,加快剪輯流程,即使不懂專業軟體也能做出精美影片。常見工具有:CapCut、Descript。可自動把長影片剪成短片,並自動上字幕、轉場與濾鏡。
AI 還能分析短影片表現,提供最佳發佈時間與標籤建議。常見工具有:TubeBuddy、VidIQ、Lately AI。可產生標題、描述與標籤建議,分析觀看行為、預測受歡迎程度,並自動產生縮圖與社群貼文。
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,上述內容包含了短影音製作的全流程,是一個完整的工作流;依序完成這些步驟即可產出完整短影音。
GenApe AI 作為一站式圖文視頻生成平台,可以在 GenApe 中嘗試 AI 製作短影音,從想法到腳本再到視頻,均可一站式操作。
今天就開始免費試用吧!
立即加入,開始改變你的寫作方式!
與AI合作,加速你的工作流程!
分類
GenApe教學
案例分享
電商行銷
文案寫作
社群廣告
影音創作
AI工具

Google I/O 開發者大會上,AI 工具迎來重大升級,推出備受矚目的 Veo 3、Gemini 2.5、Imagen 4 與全新的 AI 創作平台 Google AI Studio。 這波更新不僅提升了 AI 模型的多模態能力,更開啟了視覺生成、語言理解與工作流程自動化的新時代,現在就帶你深入了解這些工具的強大功能與應用場景!
最後更新: 2025/05/27

人工智慧(AI)正在顛覆各個產業,音樂創作也不例外,過去音樂製作通常需要專業知識與設備,但AI音樂的崛起,讓任何人都能透過 AI 音樂生成器,快速創作出高品質的旋律與歌曲,降低了音樂製作的門檻,讓更多人可以輕鬆踏入音樂世界,本篇文章將解析AI音樂是什麼?並推薦AI 音樂生成器,帶您輕鬆玩轉音樂。
最後更新: 2025/07/21

短影音行銷已成為各品牌主要投資的領域,社群媒體的崛起使YouTube、Instagram和TikTok成為年輕世代的主要資訊來源,影音行銷通過故事傳遞加深品牌印象,快速建立個人連結,本文將介紹短影音行銷的優勢以及企業能如何發展短影音行銷。
最後更新: 2025/04/07
GenApe教學
案例分享
電商行銷
文案寫作
社群廣告
影音創作
AI工具
智能客服阿猿

您好!我是阿猿,負責回答您的所有問題。

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呢?